疫情之下,全球多地也推出紓緩經濟壓力的措施,除支援企業、支援就業之外,更有直接派錢增加消費撐經濟,不過各地的做法也很有不同。
以美國用支票派錢為例,可謂金融界中一個最「傳統」的方法,又要郵寄,市民收到又要再去銀行入 cheque,還要經過一大堆背後的cheque processing流程,在現有的金融基建底下,實在想不出為何還要用這種「傳統」方法。
另一個例子是澳門金融管理局發行的「電子消費卡」,卡上貨幣的面值跟澳門法定貨幣一樣,可以算是「電子貨幣」的一種。但「電子消費卡」不能兌換成現金,亦限定了使用期限及每日限額,市民首先要去領卡,也不是所有零售點也接受讀卡。不過如果從澳門的派錢目的來看,「電子消費卡」可以確保派的錢是花在本地經濟,不會立即就用了去買新iPhone 或去旅行,又未嘗不是一個好主意。
「電子貨幣」的概念,近年一直被廣泛討論,尤其在Facebook 提出發行Libra 之後。筆者一直提倡「去現金化」,早前的篇章亦提及不少使用現金的缺點。由央行發行電子貨幣,可以起到帶頭作用,也有助提供更穩定的流通貨幣。
現有我們在常用的例如PayMe,可以視作電子錢包,但背後仍然是實體貨幣,只不過是儲存在銀行體系內。更符合「電子貨幣」定義的應該是比特幣 Bitcoin,由發行到流通,完全是電子形式出現,但Bitcoin 一直為人詬病是其價格大上大落,屬炒賣成份多於平時流通使用的交易貨幣,這亦很大程度源於Bitcoin 背後沒有央行以貨幣政策維護其價值的穩定性。另一問題是Bitcoin 底層使用的區塊鏈技術,雖有助維護其交易紀錄的正確性,但付出代價是需要虛耗大量計算資源,長遠而言對地球資源是有害多於有利。
近年就有以央行名義發展的「電子貨幣」(DC/EP),以科技發展趨勢而言,這也可說是必然出現的結果。「電子貨幣」減省的是實體貨幣帶來的印刷/印制、儲存、防偽、老舊回收的問題和成本,另一方面亦提升交易效率。借助央行發行的「電子貨幣」,可以有效支援外匯兌換,亦有助處理電子錢包之間不能互通的情況。當然,電子貨幣亦同樣要面對偽冒,盜竊等問題,但電子紀錄將能更有效的追踪偽冒的來源和盜竊的流向,可以視為能夠大大減低風險的方法。
澳門今次推行的「電子消費卡」,當然技術上很不同,使用亦有很多限制,但亦可以視作為「電子貨幣」的試點應用,讓社會各界更了解用戶的使用習慣,以及更進一步了解其優缺點。與此同時,澳門政府借此亦更能評估「電子貨幣」的最終流向,有助檢討派錢的實際經濟效用,如有需要的話更可採取導向式的「電子貨幣」,促進計劃經濟。
無論如何,去現金化或電子貨幣一定是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大家更應著重的是技術發展的同時如何兼顧安全、私隱等問題,讓科技為社會帶來真正的益處。
相關篇章:
《關於「去現金化」的想法》
《疫情之下思考「去現金化」的發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