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由今年年初公佈的消費券計劃,第一期消費券也終於在八月初發出,首批550萬人獲發$2000 消費券。
定位以刺激本地消費為目標的消費券,從過去幾週的使用,初步看算是成功達到了目標。以消費券代替現金,並與數間營運商合作派發,在支付渠道上着手,可盡量確保派發的錢都用在本地消費上,讓本地商戶受惠。另一方面,採用分階段形式派發,可有助避免一次性派發引致大批購買力去到高價電子產品,有助引導消費到零售食肆或民生小店手上。
消費券計劃推出初期,不少意見認為派現金更加快捷方便,不用市民多重申請手續,也不用營運商參與配合,但派消費券似乎是對增加消費較有作用,尤其對於較為富裕或較年長的一群。本來$5000 對富裕一群來說也不是大數目,現金可能只儲起來沒有即時使用,甚或是留待將來去旅行才用,對於較年長的一群亦然,如派發的是現金,更多長者可能會選擇儲蓄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消費券除確保了本地才可使用,而且設有使用限期,這樣就可引導資金至實體經濟而不是儲存在銀行存款內。
隨着消費券的推出,不少商場、食肆、超級市場、大型連鎖點、金融機構等,均紛紛推出相應加倍奬勵計劃,一時間,好像人人都手持大量現金(券)在手,大小商場都充斥排隊換優惠券的人龍,也可算是近年難得一見的景象。
而對筆者而言,本次消費券最大的作用,是真正推動全社會的電子支付,減少使用實體現金。以往的一段日子,基於各種原因,香港社會上一直維持着支持各種電子支付及完全不接受電子支付兩大陣營。支持的一邊,是由NFC到QR Code,以及各種mobile wallet 都完全支持,不接受的一邊,就真的是任何一種都不接受。不接受的原因,很多時是基於供應商的交易抽成,或其它月費雜費,變相分薄了利瀾,也有些是不熟悉電子支付背後運作,擔心延後收款帶來的現金流問題或帶來其它損失等。
在今次消費券計劃,四間供應商都在不同程度向商戶提供優惠,例如免安裝費或消費券期間免月費,據知部份供應商更有提供即日清算安排。不少以往不會考慮接受任何電子支付的小店,也都陸續在今次計劃內加裝了相關軟硬件,就算只是支援其中一種,能開始了解電子支付的運作和好處,也算是踏出了一大步。
筆者一直認為,電子支付是讓香港成為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一步。即使交易過程牽涉交易抽成及向供應商繳交月費,但長遠而言,減少現金使用,可為城市帶來無可計量的效益,包括提升交易效率,減省交易環節上的重覆點算及檢驗工作,也減少實體現金印刷、回收、攜帶、儲存、傳送等的無形費用。
當然,對不少小型商戶而言,使用電子支付裝置的費用無疑也是一個負擔,寄望各家營運商未來可以提供更flexible 的收費組合,協助小商戶亦能用更低成本,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